建筑工程学院 陈子璇

作者介绍:陈子璇,讲师,博士,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。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以及国际合作项目;发表SCI论文2篇、中文核心1篇、公开发明专利2项。
当今世界风云变幻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,科学技术发展迅速。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,综合国力竞争,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,特别是前沿科技的发展,几乎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是否能够占据主动权。在学习了王书记《坚持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》讲话和崔校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后,作为建工学院建工系副主任,结合系部科研工作,有以下一些心得体会。
一、科研与人才培养
现代高等教育承担了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。在过去,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书育人上,但应当明白的是,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培养出高层次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。高校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,是相互依赖、相互促进的。在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今后的人才培养计划中,应当鼓励教师们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,结合自己科研创新的实践、经验和能力,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、新认识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。
二、科研与学科建设
系部的发展与学科建设分不开,而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联系紧密。应当结合教师们的科研工作,明确系部学科建设方向,不求最好但求有特色,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,从而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学科平台,进一步帮助教师们提高自己的科研实力。此外,还应当积极开展合作研究,将研究方向相近的教师们团结在一起,逐渐形成科研团队,集中科研力量,打造一支属于江苏开放大学的实力与特色兼备的科研队伍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构建研究中心或申报重点实验室,提升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。只有拥有好的科研、好的团队以及好的科研平台,才能支撑系部做好学科建设工作,也只有好的学科建设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,才能进一步提升系部的科研实力。
三、科研与创新能力
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,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。对于建工系的教师们来说,没有持续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难以获得优秀的科研成果的。只有走出校门关注前沿,明确国家需要以及社会需求,才能为科研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,合理安排教学任务,针对教师们的工作特色,进行资源整合。一方面鼓励青年教师深耕科研,为科研创新寻找出路;另一方面鼓励资深教师们动用社会资源,积极联系企业合作,进一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。
在学校越来越重视科研工作的前提下,作为建工系副主任,要提高自己的大局意识,将系部的科研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。只有系部整体实力提高,才能为江苏开放大学添砖加瓦,只有江苏开放大学提升了影响力,才能为系部带来更好的发展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