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1日上午,科技处在定淮门校区2楼第3会议室,组织召开了第一批校级科研团队的终期考核评审会议。邀请了东南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及校内的专家,对2014年7月成立的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研究团队、微纳米功能材料创新应用研究团队、物联网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团队、地铁基坑支护结构新技术研究团队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团队、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研究团队、开放大学英语信息化研究团队、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团队等8个科研团队进行了终期考核。
吴光林副校长主持考核评审会议。他强调对科研团队进行考核评审,目的是请专家问诊把脉,进一步明确团队研究主攻方向,指导新一轮团队建设,加强团队相互间的学习交流,增强团队的责任意识,提高团队建设水平。
8个团队对照立项建设时确定的目标任务,向专家简要汇报了3年建设期在科研项目、论文论著、知识产权、成果获奖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。8个团队在3年建设期内,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4项,获得科研经费231.6万元;发表学术论文99篇,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1篇,出版学术论著3部;申请专利44项,授权专利33项,其中发明专利7项;获奖成果16项;培养人才13人。
评审专家充分肯定了团队建设取得的成绩,他们在认真听取汇报,详细审阅考核材料的基础上,对每个团队的建设成效进行点评,提出建议,评定考核等级。评出优秀团队3个,良好团队3个,合格团队2个。
第一批科研团队建设是我校在团队建设方面的初步探索,为今后科研团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。新一轮团队建设将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布点,突出开放大学的特色,围绕科研主攻方向,进一步凝练、培育,预期在某个领域形成相对优势,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,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支撑。
(科技处 倪晓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