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,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,引导教师做一个“好老师”,培养教书育人的成就感,2016年11月16日下午两点在东校区综合楼411会议室,通识教育学院和科技处邀请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、河海大学学报副主编、江苏省伦理学会副会长黄明理教授做了一场题为“提高教师素质、创造幸福生活——兼论习近平关于好老师的标准”的学术讲座。讲座由通识教育学院院长束正煌主持,学院28名教师参加了本次讲座。 黄教授首先为大家解读了习近平论好老师的四大标准。2014年习近平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重要讲话中强调,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,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,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。“国将兴,必贵师而重傅;贵师而重傅,则法度存”。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,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,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。要做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知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。黄教授还为大家分析了教育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新要求,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解:一是克服“三唯”倾向,全面考核,以德为先 ,二是突出教育教学业绩,三是完善科研评价导向,四是重视社会服务考核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。最后,黄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本人作为高校教师的体验与认识。他说,首先必须心无旁骛想正事,要以教学为本,以科研为根,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工作上,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。其次,要坚持劳逸结合和全面发展,工作是人生支柱,懈怠犹如支柱里的蛀虫,努力工作是得到他人认可、尊重和自由的基础。第三,要保持阳光心态,好好生活,天天快乐,要以自信的心对待自己。他告诉大家,确定正确的目标,把目标分解成一步步计划,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,才能成功。 束正煌院长对黄明理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衷心的感谢。他说,黄教授以普通教师的身份与老师们交流,内容接地气,能使老师们产生共鸣。黄教授作为伦理学方面的专家,对讲座的主题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,同时,黄教授从政治学的高度,从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入手,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了怎样做一个好老师,并分享了他的切身体会,指导老师们在教学科研中取得更高的成就。我们要将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好,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提高职业精神,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。 整场讲座气氛热烈,老师们纷纷表示,黄教授的交流和分享使大家获益匪浅,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学习黄教授的教学和科研精神,从教书育人的成果中获得职业幸福感。

|
|
|